【潮新闻】 千年文明与前沿科技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群小学生带你解锁丝绸密码

2025/06/09 返回列表

当课本上的蚕茧化作流光溢彩的丝绸,当千年文明与前沿科技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着对“蚕语丝韵”的好奇,杭州市天长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走进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的万事利科创中心,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丝绸探秘体验。

 
图片 1.png


踏入大堂瞬间,同学们瞬间被这方纯白秘境惊艳到了,每块白色泥客石的天然肌理在光影下若隐若现,远看如凝脂般温润,近观有丝绸的细腻质感,就像一幅展开的东方画卷,极富韵味。漫步丝绸艺术馆,仿佛穿越时空长廊。这里既是东方丝绸文明的瑰丽殿堂,也是东西方艺术对话的桥梁。

 

双面缂丝屏风前,同学们踮起脚尖,凑近观察那如发丝般细密的丝线,在匠人手中如何织就正反两面截然不同却同样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宋锦材质的文创展品散发着温润光泽,指尖轻触,仿佛能触摸到千年织造技艺的温度。

 
图片 2.png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些融合现代设计的丝绸艺术品,传统龙凤纹样与几何线条碰撞,东方水墨晕染出西方油画的质感,原来丝绸不仅是衣物的载体,更是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讲解员生动地介绍:“这些丝绸作品,不仅是织物,更是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同学们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丝绸艺术的赞叹。

 

如果说艺术馆展现了丝绸文化的深厚底蕴,万事利新质生产力场景演示则让人感受到科技为传统产业注入的澎湃动力。

 图片 3.png


科研人员展示的新型环保染色技术,用植物提取色素替代化学染料,让丝绸生产变得绿色又高效。“原来蚕宝宝吐的丝,还能这么‘聪明’!”有同学忍不住发出感叹。同学们围坐一圈,目不转睛地看着白色丝绸在天然染料中慢慢晕染出绚丽色彩,真切感受到科技如何让传统丝绸生产变得绿色又高效。

 

来到丝绸应用的“百宝箱”区域。展台上,为国际盛会定制的丝绸国礼熠熠生辉,印有城市地标图案的创意丝巾、会“呼吸”的智能温控丝绸家纺,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原来丝绸不仅能做衣服,还能‘变身’这么多有趣的东西!”

 
图片 4.png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更是“蚕语丝韵”项目化学习的生动延伸。

 

从蚕茧到丝绸,从历史到未来,万事利科创中心用一场沉浸式体验,打开了认识传统与创新的新窗口。期待同学们将所见所感融入项目学习,继续探索丝绸的无限可能,让古老的蚕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图片 5.png

订阅万事利报,了解最新动态!
CORYRIGHT @万事利集团 浙ICP5689241